家庭农场户均收入77万元,建立15万头核心扩繁种群体系,德康农牧上市首个完整年度,年报表现亮眼

新猪派 2025-04-03

3月31日,四川德康农牧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康”)发布2024年年报,旗下生猪、家禽及辅助三大业务板块总收入达224.63亿,其中生猪业务独占鳌头,贡献182.72亿。辅助业务凭借屠宰的强势发力,收入跃升至9.16亿,同比增长61.4%。

得益于“百村百万”项目的持续推进以及“公司+家庭农场”模式的优越性,德康2024年全年出栏生猪877.91万头创下新高。其疫病净化与种质资源优势显著,据新猪派统计,德康2024年已建10家国家级净化场,居全国之首。目前,德康拥有2个国家级生猪核心育种场,核心种猪群超1.49万头,纯种种猪总数约14.07万头(均包括后备母猪及后备公猪)。

营业总收入224.63亿元 再投入2.5亿元建设生猪屠宰

德康致力于建立“从农场到餐桌”的完整产业链布局,目前已构建涵盖生猪养殖、屠宰、黄羽肉鸡育种及饲料生产的垂直一体化产业链。

据德康农牧发布年度报告,2024年德康农牧营业总收入达224.63亿元,同比增长39%;其中生猪板块收入达182.72亿元,同比增长49.1%;家禽板块收入32.76亿元,同比下降1.7%,辅助产品板块收入9.16 亿元,同比增长61.4%。

为提升综合效益,构建完整的产业链已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自2019年以来,牧原集团开始涉足生猪屠宰领域,温氏集团正从传统的农牧业向食品产业转型,与此同时,华统、中粮、天邦等企业也在积极拓展屠宰业务,德康亦开始大力投资屠宰业务。

德康屠宰业务在2024年实现了持续增长,生产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此前,在12月28日,德康集团与宣威市政府签署了总投资约2.5亿元的生猪屠宰及冷链物流项目合作协议,占地75亩。该项目投产后,预计年屠宰量可达100万头生猪,促进火腿加工量超1.5万吨,综合产值逾15亿元。

生猪出栏877.91万头创新高 大力发展“百村百万”工程实现互惠共赢

非瘟后,德康养猪扩张迅速,得益于持续的技术革新、高效管理、疾病防控以及先进育种模式,德康生猪出栏量屡创新高。据新猪派统计,2024年,德康出栏生猪877.91万头,在上市猪企中排名第六,同比增长24%,其中商品肉猪854.44万头、仔猪21.49万头、种猪1.98万头。

德康之所以能够成功地穿越猪周期,实现出栏量的不断增长,在一方面,德康大力发展“百村百万”工程,通过在众多乡村开展生猪养殖相关建设,实现新增生猪产能。2024年11月,宜宾市德康“百村百万”工程首个高标准家庭农场落成,标志着其科研实训基地建设取得重要突破。

另一方面,得益于德康卓越的“公司+家庭农场”养殖模式,加之政府推动与国企引领,吸引了众多大户与民众投身生猪养殖。据德康披露,2024年与德康合作的生猪家庭农场主实现戶均收入约77万元,是农村四人家庭可支配收益的约8.3倍。对比2022年的户均收入24.7万元,增长显著。

德康紧密联结农民,促增收,构种养良性循环,建全面产业生态。据悉,2025年以来贵州省、广东省、四川省、云南省及重庆市等多地的县市领导密集调研德康“百村百万”工程,加快布局推动生猪产业升级、生态农业与乡村振兴。

10家国家级疫病净化场领跑全国 2家国家级生猪核心育种场,优势赋能种猪资源

德康卓越的生产成绩离不开其在疫病净化和种质资源方面的显著优势。据悉,德康在防控和净化猪瘟、伪狂犬病、蓝耳病等疫病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集团的15个区域公司以及旗下的核心场、扩繁场、商品场和公猪站均已全面实现了伪狂犬病和猪瘟的疫病净化。

在加强疫病防控方面,近年来德康着力推进非瘟、蓝耳、腹泻等重大疾病的防控与净化,截至目前,德康已建设10家国家级疫病净化场,位居全国第一,建设15家国家级无非洲猪瘟养殖小区,数量位列全国第四。

德康凭借卓越的疫病净化成果,充分发挥其优质种猪资源潜力。2013年引入国外良种,建立自主育种体系以来,德康种猪性能大幅提升。截至2024年末,德康已拥有两个国家级生猪核心育种场,核心种猪群规模达1.49万头,纯种种猪总数约14.07万头(均包括后备母猪及后备公猪)。

目前,德康正专注于提升生产效率、强化疫病防控、提高产能利用率等方面,致力于推进养猪板块的成本降低、品质提升和效率增强。同时,公司努力确保养户的收入增加和致富,旨在构建一个真正实现多方共赢、可持续发展的高效生态农牧业模式,以实现互惠互利。

*本文转载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电话:0371-63357633*

广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