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头企业带动,“链”起“鲜食之都”

新华日报 2025-03-07

□ 本报记者 赵晓勇

近日,记者走进位于泰兴现代农业产业园的江苏百汇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放眼望去,自主研发的智能填装生产车间内,智能化的新设备满负荷运转,工人们紧张忙碌,一件件肉制品包装出厂,走向消费者餐桌。在这里,一头猪就能分割出200多个副产品。

“我们在园区创建‘鲜食之都’过程中,投入1600多万元,完成3条猪肉类精深加工关键技术装备一体化、数字化、信息化及智能化更新改造。公司汇多拉智能填装生产线获2项国家专利,实现从食材选配到生产加工、再到物流运输全程数字化管理,全程可视、全程可溯、全程可控。”江苏百汇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白开荣介绍,农业现代化关键是农业科技现代化,农业科技应用从“实验室”来到“生产车间”,助力企业提质增效,让农民看见农业现代化的现实模样。

强链补链延链,不断提升产品附加值。百汇农发是首个入驻泰兴现代农业产业园的畜产品屠宰加工企业,年屠宰量超过百万头,也是生猪产业生产链的“链主”。“我们采用订单方式,提前为联合体成员提供改良品种,并告知如何饲养,帮助大家获得高收益,以利益联结方式带动5902户农户增产增收。”白开荣说。近年来,百汇农发先后投资建设日屠宰生猪5000头自动化生产线1条,智能化粗精细分割生产线8条,日分割产能达100吨,连续6年产量保持全省前列。投资建设6000吨冷库,设立冷链物流配送公司,构建冷链物流体系并连续多年承担国家储备肉、省级储备肉任务;与中国供销农产品集团有限公司共同设立中农批畜禽交易市场有限公司,并在泰兴投资建设中国供销国际畜禽冷链物流园。

在白开荣看来,传统产业不再只是一个基础,而是成为转型的根基与源泉。“我们向粗精细分割、深加工和副食全品类配送业务模式大步迈进。”他介绍,公司自主研发的汇多拉智能填装生产线,极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传统产业工业转化能力,企业销售收入稳中有升,对上下游整个产业链的发展带动作用愈发凸显。2024年4月,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等六部门将该企业命名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正是看中“老牌”农业龙头企业百汇农发,江苏永盛生物科技公司、平顺皮革制品公司等企业相继落户园区。这条围绕生猪的产业链,聚集了园区5家生猪屠宰加工上下游企业,串起一条具有园区特色的畜禽产品深加工全产业链。

“近年来,我们以推动农业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链式思维提升乡村产业竞争力、以集群思维提升乡村产业承载力、以融合思维提升乡村产业内生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为高水平建设农业强市不断夯实基础。”泰州市农业农村局局长蒋向荣介绍,2024年,该局聚焦“项目攻坚年”,推进农业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坚持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供应链“四链”同构,做强健康食品产业集群,大力发展特医食品及功能性食品、农副食品深加工及预制菜2条重点产业链。积极打造500亿元稻米产业链,实现“2+N”农业全产业链产值超1700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959元,增幅再次跑赢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本文转载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电话:0371-63357633*

广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