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分析】2024年白羽肉鸭出栏达历史高位 只利润分布不均 且看2025

鸭高创 2025-02-12

2024年,在整体经济形势偏弱压制下,白羽肉鸭市场依然走出了自己的亮点:全年供应继续增长,同比增加4%至36亿羽,达到2020年时期历史高位水平;全产业链合计平均盈利1.45元/羽,处于十年来较好水平。

具体看来,白羽肉鸭需求端承受了肉类价格大幅下跌的压力,不过成本端享有了饲料价格下跌的红利,同时又有种鸭故事和羽绒机遇加持,鸭苗和鸭毛处于高价,支撑肉鸭产业盈利水平较好,不过链条间利润分布保持不均衡:屠宰环节谨慎,养殖产能扩张,产业关系发生改变,屠宰掌握主动权,2024年屠宰环节扭亏为盈,养殖盈利受限,种鸭保持盈利。

市场价格:苗价与肉价走势背离,苗价偏强,肉价跌至低位;鸭毛独秀创新高

2024年种鸭产能释放不及预期,奠定鸭苗价格偏强,种鸭盈利丰厚。从种鸭市场驱动线来看,在种鸭产能调整、饲料跌价和鸭毛高价共同支撑下,鸭苗需求拉动价格:2024年鸭苗均价3.7元/羽,同比上涨4%,种鸭环节盈利丰厚。

首先,2023年底和2024年初,行业对市场预期过于悲观,种鸭淘汰超预期,苗量减少,苗价启动上涨;在种鸭产能调整后,市场又不断遭受寒冬、酷暑或暴雨天气,叠加本身疾病干扰产蛋性能偏低,鸭苗产量迟迟未达高量预期;加上2024年豆粕和玉米价格下跌,肉鸭养殖成本下降2元/羽,直接利好鸭苗价格。最后,2024年鸭毛超高价,确定了肉鸭屠宰环节盈利,确保了商品肉鸭的合同投放需求,拉动了鸭苗价格的高点。

2024年经济形势偏弱,肉类价格大幅下跌。鸭肉价格偏低主要来自于2024年肉鸭市场处于“鸭肉需求偏弱、肉鸭供应不低”的产业关系里。2023年4季度开始,经济形势偏弱传导至食品产业,2024年鸭肉实际消费和渠道需求均处于下降趋势,限制鸭肉价格;同时,2024年鸭苗产量虽受干扰,但整体仍有增长,肉鸭供应总量依然不低。全年鸭肉均价7500元/吨,同比跌17%。

小白条价格趋势较分割鸭肉类似,但跌幅偏大。

2024年,鸭毛价格值得浓墨重彩的记录一笔,鸭毛为每只肉鸭贡献收入从往年的3.5元提升至5.0元左右,从去年的1.16元/斤涨至今年的1.58元/斤,较去年高涨36%。这一年鸭毛价格的超预期高涨,不断支撑2024年的产业利润。2023年国内和国际寒冬,羽绒库存消耗,2024年羽绒补库是主要推动因素;同时,2022年羽绒新标之后,这几年肉鸭和肉鹅产量增长有限,限制原毛的供应量。最终,在供需偏紧拉动之下,2024年,鸭毛价格不断创多年来的新高,从年初的1.38元/斤快速高涨,至1.75元/斤震荡,直至11月份 “双十一”终端市场偏弱和暖冬到来,鸭毛价格跌回年初水平。

产业利润:屠宰谨慎、养殖产能扩张,屠宰盈利、养殖受限;种鸭保持盈利

2024年,饲料降价、鸭毛高涨,带动鸭苗价格超预期、支撑产业高利润。其中,屠宰环节因2023年亏损而谨慎,同时养殖端因2023年高利润而产能大幅扩张,因而2024年屠宰环节掌握主动权,屠宰环节扭亏为盈,平均盈利0.35元/羽;养殖环节平均利润较低,以保平为主。全产业利润1.45元/羽,较2023年微低,仍处于十年来相对高位水平。

从市场实际调查来看,肉鸭市场养殖端与屠宰端利润分化已愈发明显。

养殖利润明显下降,养殖端利润分布于-0.5至0.3元/羽之间:对大型养殖场,考虑设备折旧和人工费用同口径下,养殖平均利润为0;不同养殖指标和不同区域饲料价格偏差是养殖利润差异的最主要原因。

屠宰环节利润分布于0至1元/羽之间,差异明显。从调查数据来看,大中小公司中均有盈利优秀和偏弱的分布,屠宰环节利润与公司规模直接关系较小,更多是考验公司产品结构与费用的定位,前端成本管控能力,及行情波动下销售节奏和投放量的顺势调整。特别是在肉类销售呈现压力时期,企业间肉类价差扩大,利润差异大。据调查,2024年,屠宰企业肉价普遍差异从200-300元扩大至300-500元/吨。

盈利优秀企业只利润达到0.8元/羽以上;

较好企业盈利在0.5-0.7元/羽;

一般公司平均盈利0.3元/羽左右;

仍有部分公司屠宰环节勉强盈利。

2024年在鸭苗高价和屠宰盈利支撑下,肉鸭市场出栏量以稳中上涨为主,全国白羽肉鸭出栏量36亿羽,同比增长4%。不过厂家生产量出现明显分化:大型公司分割鸭产量增长,中小公司有所减量,分割鸭整体产量增长明显;小白条公司整体产能扩张,但产能利用率偏低,总量稳定为主。

从企业数据来看:白羽肉鸭最大的两家龙头企业生产量近8亿羽,同比增长8%,占白羽肉鸭市场份额22%;前三大公司屠宰量9.2亿羽,同比增长8.2%。

鸭高创D9屠宰企业生产量8.5亿羽,同比增长5%。

从屠宰、饲料和种鸭数据来看,2024年全国白羽肉鸭屠宰量合计同比增长4%左右,在36亿羽,达到2020年时期高点水平。

回顾2024年可知,2023年的产业利润对2024年产生重大影响,形成主要的驱动因素,但随外部环境和市场心态变化,预计2024年的利润变化对2025年的影响力度不大,2025年主要看各环节基本面和鸭毛价格的回落压力。

2025年肉鸭养殖棚舍增长速度将大幅趋缓,养殖产能的过剩力度将减弱,预计养殖环节利润将不再继续下跌,但依然承受屠宰控政策的压力。2024年父母代种鸭销量仍是持续高位的过程,目前种鸭环节存栏量高市场信心足,预计2025年鸭苗理论供应量较2024年增长,鸭苗价格较2024年明显回落(疾病可控前提下)。

2025年,饲料价格预计仍处于从2021-2023年高位回落之后的相对偏低的水平,屠宰端投放成本相对可控,鸭肉价格偏弱依然是压力;同时,市场存在鸭毛价格高价回落的风险预期,预计2025年屠宰环节利润将下降。

肉鸭市场模式相对单一,产业运行逻辑简单,难点是鸭苗实际产量与预期产量的偏差,肉鸭实际供应量与市场承接能力的差异,更有鸭肉品质如何提升和鸭肉需求进一步开拓的问题。

如2024年初所言,面对肉类供应充足的背景,主动迎合和衔接消费端的需求变化,力争扩大鸭肉及副产品的消费通路,促进肉鸭产业面向更高质量的发展,仍是2025年的方向。在数量发展的同时,肉鸭企业也需协同促进鸭肉生产质量更佳,产业链条各环节减少博弈,外加肉鸭养殖和粪污处理技术的进一步提升,支撑肉鸭产业持续实现产量增长,利润维持较好区间的健康发展。

*本文转载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电话:0371-63357633*

广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