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咨询 2022-03-28
2022年,猪周期变成了一把“大剪刀”,养殖户的利润被“低猪价”和“高成本”两大刀口拦腰截断!牧原一项以“低成本”著称,却也在今年1-2月遭遇了成本暴增7.8亿元的情况!导致最终亏损在20亿以上!而如温氏、新希望(16.260, 0.00, 0.00%)等其他猪企更迎来艰巨挑战......
牧原亏损3大原因
据牧原最新调研活动信息显示,其2022年1-2月生猪养殖完全成本在16元/kg 左右,对比之前的15元/kg有小幅增长。
牧原养殖成本“不降反增”,最大的原因还是饲料原料价格高涨!从2021年开始饲料原料就一路猛涨,至今豆粕最高价已涨至5400元/吨、玉米也冲至2794元/吨!
毕竟牧原的猪也不可能真喝“西北风”,整个行业都已深受原料暴涨的影响。
此外,牧原称“冬季生猪疫病季节性高发、春节假期导致销售天数减少”也是重要原因。
在上述3大因素的影响下,牧原养殖成本仅上升1元/kg,已实属不易!但牧原毕竟体量庞大,其1-2月销售生猪783.1万头,哪怕销售均重只有100kg/头,最终要承受的成本增长总额也高达7.8亿元!
更令行业痛苦的是,1-2月成本增长却恰逢猪价暴跌。如牧原1-2月商品猪销售均价比去年12月下降16.07%,跌至12.38元/公斤!这意味着牧原卖猪要亏损3.6元/公斤,整个1-2月亏损很可能在25-30亿之间!
牧原不想当“猪王”
虽然当下行情不佳,但牧原对未来的布局依旧“宏伟”。
牧原透露2021年末公司能繁母猪数量为283万头,后备母猪约100万头,预计2022年一季度末保持基本稳定。牧原以这383万头母猪为基点,对未来市场份额的占比已有绝对优势!
只要牧原不在资金和经营上出现“大问题”,那么大概率在未来3年都能坐稳“第一猪王”的宝座!
外界对牧原的资金情况一项高度关注,牧原便透露其资金储备日常维持在100亿元左右,可满足日常生产经营需求。
此外牧原身为龙头猪企,事关民生与金融,政府、资本都对其有不小的帮扶与资助,因此其稳定性应该很难出问题......
在人才上,牧原还拿出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期授予5500余人,规模18亿元左右!这种资金、人才储备支持着牧原的“扩张计划”。
但牧原应当很清楚,那就是在当前猪周期行情下,以他们为首的集团猪企仍旧在“大肆扩张”,这一定会加深和延长猪周期!未来恐怕难以再现“高猪价”!
那么牧原等猪企想要赚更多钱,就必须要让他们的猪“更值钱”,因此有实力的猪企在大力发展“全产业链”。
如牧原已投产运营8个屠宰厂,合计屠宰产能高达2200万头;预计2022年6月末屠宰总产能会进一步提升至3000万头!此外牧原还和“肉王”双汇达成合作,大力布局食品端!
如此一来,牧原就已经打通了“饲料、育种、育肥、屠宰、食品...”全产业链布局!显而易见,牧原并不想当一个单纯的“猪王”,未来也许还会进化成“饲料大王”、“肉王”.....
决战!周期常态化!
“猪周期”顾名思义是一个“周期性的生猪行情”,但如今以牧原为首的集团猪企,在猪周期之下并未减产,反而是逆势扩张!以寻常猪场难以企及的资源整合、资金整合、技术整合......
造就了全新的市场行情!这种行情无比残酷,不仅加剧亏损,更有可能出现“周期常态化”的情况!
不难推测,一旦大猪企们赚钱的方式从“卖猪”转变成“卖肉”甚至是“卖食品”,那么他们在产能上的扩张就会更疯狂。因为他们对于“猪周期”将不再畏惧,在生猪市场上完全能打“长期价格战”!
从牧原、温氏、新希望等一众猪企宣布的“未来3-5年发展计划”,就不难看出这种苗头已非常明显!
只是在这种“周期常态化”的决战中,不仅是中小规模猪场与散户要小心警惕,就连温氏、新希望等猪企同样要迎接艰巨挑战!因为只要处于“周期常态化”当中,那就意味着猪价将持续低迷、成本降持续高位!
从2022年1-2月就不难看出,例如牧原都出现成本“不降反增”的情况,那么温氏、新希望等猪企的成本会变成多少?
并且在全球粮价上涨的影响下,3月、4月的养殖成本只会更高!小散户还可以灵活调整饲喂方式,集团猪企只能硬抗原料上涨!
总而言之,各大猪企在“全产业链”上大刀阔斧的布局,对于少数人也许真能“成就一番事业”,但对于整个行业是否有利?真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本文转载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电话:0371-63357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