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业资讯网 2021-04-19
2017年1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旗帜乳业时指出:“要下决心把乳业做强做优,生产出让人民群众满意、放心的高品质乳业产品,打造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乳业产业,培育出具有世界知名度的乳业品牌。”
由“做大做强”到“做强做优”,从“安全奶”到“优质奶”,为了增强民族奶业的核心竞争力,国家奶业科技创新联盟已经默默耕耘了6年,制定了26项全产业链标准,优质乳工程示范企业也从最初的3家增长到25个省60家乳制品企业,优质乳制品品类也从液态奶扩展到奶粉领域,“优质奶产自于本土奶”的科学理念已经成为民族企业发展的压舱石。
2021年4月18日,由国家奶业科技创新联盟(简称“联盟”)和中国飞鹤主办的“2021年国家奶业科技创新联盟大会暨中国飞鹤优质乳全产业链新鲜成果发布会”在北京召开,联盟发布《2020年度飞鹤婴幼儿配方奶粉质量评价报告》,全球首次提出新鲜奶粉概念与标准,从此,国内外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品质有了科学客观的评价方法。
坚守初心
构建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奶业
国家奶业科技创新联盟理事长 王加启
走进中国农科院牧医所奶产品质量与风险评估创新团队,“学以致用,奉献奶业,健康中国”12个大字,时刻提醒着全体团队成员,科学研究成果要能为产业所用,生产出高质量奶业产品,为提高人民健康服务。
联盟2016年成立,主要任务是实施优质乳工程,通过科技,在奶源上,实现生乳鲜活本土化,在工艺上,实现加工工艺低碳化,在产品上,实现奶类产品优质化,在消费上,实现国民消费理性化,达到标准引领—品质引领—品牌引领的示范作用,显著提高民族奶业科技竞争力,为消费者提供真正的健康安全、低碳绿色、营养鲜活的奶产品。
6年来,实施优质乳工程的企业从2016年的3家,增加到25个省60家乳制品企业示范,生产的国产优质巴氏杀菌乳产品中乳铁蛋白含量是进口奶的8倍以上,产量占国内市场总量的90%以上。优质乳工程示范企业为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做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
国家奶业科技创新联盟副理事长 郑楠
在联盟工作会议上,出于为了每位消费者都能找到优质巴氏奶的初心联盟副理事长、中国农科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执行首席郑楠代表联盟发布了优质乳工程标识,并表示国家奶业科技创新联盟的标识=中国优质奶的标志,代表优质乳的产品符合“安全健康、绿色低碳、营养鲜活”。
国家奶业科技创新联盟副秘书长屈雪寅
奶业的今天离不开国家政府各部委以及企业的支持,为了对2020年积极复工复产、抗击疫情的联盟企业表示感谢,联盟副秘书长、中优乳奶业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屈雪寅代表联盟表彰了为“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而勇于创新的有突出贡献的光明乳业、新希望乳业等31家企业和蔡永康等12位先进个人,颁发了“优质乳工程助力健康中国先进企业”奖牌和“奶业优质发展突出贡献个人”奖章。
获得优质乳工程助力健康中国先进企业名单
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华东中心工厂
上海乳品四厂有限公司
上海永安乳品有限公司
浙江省杭江牛奶公司乳品厂
南京光明乳品有限公司
广州光明乳品有限公司
北京光明健能乳业有限公司
成都光明乳业有限公司
武汉光明乳品有限公司
昆明雪兰牛奶有限责任公司
杭州新希望双峰乳业有限公司
四川新华西乳业有限公司
青岛新希望琴牌乳业有限公司
河北新希望天香乳业有限公司
新希望双喜乳业(苏州)有限公司
西昌新希望三牧乳业有限公司
安徽新希望白帝乳业有限公司
湖南新希望南山液态乳业有限公司
福建长富乳品有限公司
辽宁辉山乳业集团(沈阳)有限公司
重庆市天友乳业股份有限公司
中垦华山牧乳业有限公司
广东燕塘乳业股份有限公司
广州风行乳业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得益乳业股份有限公司
南京卫岗乳业有限公司
河南花花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现代牧业(集团)有限公司
广东温氏乳业有限公司
中国飞鹤
获得奶业优质发展突出贡献个人
福建长富乳品有限公司董事长 蔡永康
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濮韶华
现代牧业(集团)有限公司总裁 高丽娜
中垦乳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邱太明
新希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林永裕
重庆市天友乳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费睿
广东燕塘乳业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冯立科
广州风行乳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韩春辉
山东得益乳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培亮
南京卫岗乳业有限公司副总裁 谭玲
河南花花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董硕峰
广东温氏乳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李义林
“优质乳工程,不是一个项目或运动,而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事业。”联盟理事长王加启指出,实施优质乳工程,是发展优质绿色奶业的战略途径。把本土奶打造成优质奶,消费信心才可逐步恢复,民族奶业才能成为健康中国、强壮民族不可或缺的产业,才能助力下一代健康成长,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支撑!
科技创新
引领奶业高质量发展
国家奶业科技创新联盟秘书长张养东
联盟在奶业创新团队数十年科研积累的基础上,针对奶业利益联结机制不健全、奶产品核心竞争力偏低等重大产业难题,带领联盟创新了生鲜乳用途分级技术、绿色低碳加工工艺、奶类品质评价技术和优质乳标识技术4项核心技术,制定全产业链标准26项,初步构建了优质乳工程的科学理念和技术体系,把养殖和加工企业牢牢联结在一起,始终引领产业发展方向。
2021年,已经有25个省的60家企业自愿实施优质乳工程,成效显著。生鲜乳用途分级技术在光明乳业应用后,加工企业主动寻找优质奶源,在全国奶价普遍偏低的情况下,每千克优质生鲜乳收购价上涨0.15元,每头成母牛每年增收686元,正向引导奶业利益分配,破解了长期以来奶农与乳品企业之间利益分配不平衡的难题,切实保护了奶农利益。
绿色低碳加工工艺引领加工企业去掉传统加工工艺中的预巴杀和闪蒸工序,加工温度由原来的105℃下降到75℃,示范企业每加工1吨巴氏杀菌奶节约48.55元,加工成本降低15%以上。
奶类品质评价技术指导示范企业充分挖掘本土奶源的鲜活优势,生产的优质巴氏杀菌奶中乳铁蛋白和β-乳球蛋白含量分别是进口巴氏杀菌奶的8倍和10倍。示范企业开发出安全健康、绿色低碳、营养鲜活的优质奶产品,核心竞争力显著提升,面对进口冲击时充满信心,从容应对。
2020年30家企业通过优质乳工程验收,生产的优质巴氏杀菌乳已经占市场总规模的90%以上,深受消费者喜爱,优质乳技术已经助力企业显著提升核心竞争力,形成了较大市场影响力。
提出理念
优质奶只能产自本土奶
2007年我国进口液态奶仅0.5万吨,2016年猛增到65.5万吨,10年间年均进口增速高达72.0%,是造成国内生鲜乳收购出现压价、限收,甚至倒奶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奶牛养殖业承受了巨大冲击。
进口液态奶直接抢占国内消费市场,品牌众多(图1),对消费者的影响很大。国产奶企业面对进口冲击被动挨打,缺乏核心竞争力,难以扭转困局。
图1全国26个城市国产牛奶品牌数量与进口牛奶品牌数量
数据来源:农业农村部奶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北京)
联盟对进口与国产液态奶进行系统评估,结果表明,国产奶与进口奶安全指标都符合国家标准,但是在乳铁蛋白、α-乳白蛋白、β-乳球蛋白等重要活性营养因子方面,国产优质液态奶的品质全面优于进口液态奶。进一步分析发现,进口奶普遍存在运输距离远、保质期长或过度加热等问题,导致品质大幅度下降。因此,联盟首次明确提出“优质奶产自本土奶”的科学理念,既科学回答了消费关切,也已经成为国产奶应对进口冲击、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所在。
新鲜奶粉概念首发
营养、新鲜、生态
此次联盟会议也发布《2020年度飞鹤婴幼儿配方奶粉质量评价报告》,联盟分别在2019年和2020年先后为中国飞鹤进行了2次评价,评价报告具有三大创新点:一是全产业链评价,为国际首创;品质方法评价,为国际领先;生态环境评价,为国际责任。飞鹤的奶粉质量在评价中得到了进一步提升,通过对比发现,2020年飞鹤牧场牛奶的脂肪蛋白比更加合理(1.183),即奶牛的日粮更加科学,牛奶中的干物质含量稳步提升,2021年达到13%,达到世界级的标准。
而更为创新的是,10年前就开始酝酿的婴幼儿配方奶粉评价也得到了落地,即三维品质评价:营养、新鲜、生态。
通过与进口婴幼儿配方奶粉进行对比,飞鹤的婴幼儿配方奶粉在营养方面优于进口。而对于受热程度高,保存时间长,运输距离比较远的婴幼儿配方奶粉的新鲜程度如果评价一直是一个难题,联盟在这次会议上,在全球首次提出了新鲜奶粉的概念与标准,即以600毫克/100克蛋白质为界限的糠氨酸含量。飞鹤以564.1毫克/100克优于进口奶粉的671.1毫克/100克。“可以说,新鲜的奶粉是我国婴幼儿奶粉发展的必由之路。”王加启研究员表示。
在生态方面,则用环境中不可避免存在的芳香烃类矿物油水平进行了评估,飞鹤2020年的检测指标低于进口奶粉,即质量均优于进口奶粉。“未来,奶业在理念和技术上都将面向健康”王加启研究员进一步说。
2021年2月国家卫建委出台了婴幼儿配方奶粉新国标,为了响应新标准,飞鹤也在第一时间进行了“新鲜饲料”“新鲜奶源”的新鲜标准升级。“未来飞鹤也将在加工标准、配方标准、储运标准和智造标准等方面进行升级。”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农食所食品室主任李强介绍。
*本文转载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电话:0371-63357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