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网 2021-03-29
3月25日,唐人神(002567)集团与陈焕春院士、沈建忠院士、印遇龙院士、赵书红教授和广州暗物智能科技等团队联合签约,深入推进智能养猪项目落地。同日,唐人神集团与华夏基石产业服务集团总裁张文锋签约,打造产业链发展战略。在登陆资本市场十周年之际,唐人神集团联合各方一道共同推动生猪养殖先进产能事业再出发。
2011年3月25日,唐人神集团正式登陆资本市场。十年时间里,唐人神营业收入以平均每年超13亿元的增幅,从上市之初的57亿元升至185亿元,并成功进入中国最具价值品牌500强和中国制造业500强。2020年,唐人神生猪出栏首次突破100万头,全年共出栏生猪102.44万头,饲料销量约490万吨,销售收入突破185亿元,归母净利润在9亿元至11亿元之间,同比大幅增长约400%。
唐人神集团董事长陶一山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十年磨一剑,砺得梅花香。上市十年来我们一直在成长,始终心怀感恩之情。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生猪养殖和消费大国,但猪肉价格一直没有摆脱出现周期性波动。我们联合院士专家团队,推进智能养猪项目,希望突破‘卡脖子’技术,让中国人的菜碗牢牢端在自己的手里,菜碗里装着中国人生产的猪肉。”
唐人神集团总裁陶业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今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大数据、5G技术、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给传统养殖业插上数字化和智能化的翅膀。我们与陈焕春院士、沈建忠院士、印遇龙院士、赵书红教授、彭剑锋教授等专家团队一起,共同深入推进智能养猪项目,推动先进产能建设事业再出发。未来,我们定下了实现连续五年业绩平均复合增长20%,五年内生猪出栏过1000万头,十年内销售收入过1000亿元的奋斗目标。”
中国畜牧业协会会长李希荣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中国生猪养殖业经历了几次大的转型,从饲养本土猪到引进国外品种改良,从散养到规模化养殖再到智能化养殖,今后将进入‘数智化’养殖时代。唐人神与多名院士联合深入推进智能养猪,通过楼房养猪技术、猪场健康评估技术、远程诊断技术、动物营养智能优化技术,有望形成多元化的核心竞争力。”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首席疫病兽医专家、华中农业大学教授陈焕春介绍相关情况:“当前,中国生猪养殖最大的威胁是疫病,如非洲猪瘟、冠状病毒、塞内卡谷病毒、圆环病毒3型、蓝耳病毒等不断侵扰产业健康发展。华中农大与唐人神集团有多年的合作基础,通过强化猪场生物安全体系建设、建立生物安全与预警机制、完善远程诊断系统与综合防控体系和建设强大的兽医团队等措施,可以建立生猪疫病防控的强效防火墙。”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院长沈建忠也表示:“没有猪场的健康,就没有猪群的健康。我们将通过猪场健康评估体系智能化和数据处理的智能化,最终实现生猪的供给安全、食品安全和生态安全。”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畜牧健康养殖中心主任印遇龙表示:“生猪养殖最大的成本是饲料成本,占了将近70%。如何在降低饲料成本的同时,改善猪肉品质,是我们动物营养智能优化项目的两大核心目标。我们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把精准供给、精准组分、精准日粮科学匹配,使得精准营养智能化来降低饲料成本,通过精准营养与原料优选改善肉质提升品牌溢价能力。我们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良种猪肉也能吃出土猪肉的味道。”
*本文转载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电话:0371-63357633*